格命草 发表于 2024-1-26 23:03:29

评多多成名诗歌《在英格兰》

在英格兰
文/多多

当教堂的尖顶与城市的烟囱沉下地平线后
英格兰的天空,比情人的低语声还要阴暗
两个盲人手风琴演奏者,垂首走过

没有农夫,便不会有晚祷
没有墓碑,便不会有朗诵者
两行新栽的苹果树,刺痛我的心

是我的翅膀使我出名,是英格兰
使我到达我被失去的地点
记忆,但不再留下犁沟

耻辱,那是我的地址
整个英格兰,没有一个女人不会亲嘴
整个英格兰,容不下我的骄傲

从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我
认出我的祖国——母亲

已被打进一个小包裹,远远寄走……

1989-1990

赏析

这首《在英格兰》据说是诗人多多的成名作,那这首诗具体有何特别之处呢?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在英格兰似乎受到了排挤和不被待见,因而思念起祖国母亲。诗人的思念祖国之情表达得比较隐晦,并非直抒胸臆。多多作为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其作品或多或少都有朦胧的影子,诗人情感载体的转移,一下就将读者拉近。漂泊海外的游子的思国之情,在受挫之后,表现得尤其强烈,这是情有可原的,这是人性中隐秘的家国情结,这是挥不去,抹不掉的。下面,通过对诗歌正文的分析,来探寻诗人内心的苦闷。

首先看第一节,诗人着重在描写英格兰的风土人情,整个调性是阴沉的,稍显抑郁的,诗人为表现这一情绪,用词都是非常讲究的,比如沉下地平线、阴暗、垂首,这很明显是消极的情绪在作怪。从修辞艺术的角度看,这节诗人使用了通感,天空这个意象是视觉,突然和情人的低语进行对比,这儿却是听觉,所以诗人将视觉和听觉互换,以引发读者的联想,体味诗人的压抑心情,渲染并深化了诗歌的意境。而盲人演奏者的垂首走过,盲人本来不用看路,却低下头,这体现了内心的失落感,在这消极的外部环境中,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落寞。

第二节,情绪的渲染依然低落,这两句“没有农夫,便不会有晚祷/没有墓碑,便不会有朗诵者”,农夫和晚祷之间体现的是一种虔诚和信仰,农夫没了,这信仰和虔诚也就无从谈起了。而墓碑和朗诵者,或许体现的是一种悼念之情,墓碑上有悼文,可以诵读,以追思亡人,现在没有墓碑了,朗诵者也不会存在,情感无以为继,这仿佛就在说情感的断裂。接着,苹果树刺痛诗人的心,或许是这新栽的树,勾起了诗人的回忆,触景成情,睹物思人,造成心理的隐痛。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是极其敏感和消极的,还可能伴有轻微抑郁的倾向。

第三节,诗人所说的翅膀大概是指诗歌,用翅膀作喻体,代表的是自由,这说明诗人对自由的向往,而英格兰,诗人感受不到自由,这是不是水土不服造成的心灵上的束缚呢?因为来到英格兰,“使我到达我被失去的地点”,这被失去的地点,很可能是指祖国、家,这也说明了诗人是被迫来到英格兰的,在心里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思念起家乡来了。接着又说“记忆,但不再留下犁沟”,这好像在说,回忆里,犁沟的记忆淡忘得快要不见了,这表示诗人离开祖国,离开家乡很久了,熟悉之物也渐渐模糊,甚至遗忘了,这让诗人的内心感到了不安,反衬了诗人强烈了思乡之情。

第四节,一开头就是“耻辱,那是我的地址”,个人理解是对上文熟悉之物遗忘的一种情绪,诗人以忘记那些东西为耻辱,因为那是他的家,那是生他养他的地方,那里有数不清的记忆。如今漂泊在外,思乡的感情就越发强烈起来了。反观英格兰,没有一个女人不会亲嘴,容不下诗人的骄傲,倒显得诗人和这个地方格格不入,心系祖国,始终无法融入到这样的环境之中,久而久之,人就抑郁了。

第五节,写得颇有意境和余味,这是诗人想象上的胜利。小时候贪玩,指甲通常是脏兮兮的,而将这一记忆放到此时,情感上突然就升华了。诗人设想家乡的泥土还隐藏在指甲,睹物思国,通过这熟悉的泥土,将情感传递到对祖国的怀念上来了,这就是诗人的移情作用。最后,诗人说,被打进小包裹,远远寄走,这也是诗人情感的转移,仿佛将泥土寄回祖国,自己就回到祖国怀抱了一样。体现了诗人对祖国深深地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水平是高超的,艺术感强,情感埋得还比较深,如果没有结尾的暗示,很可能会造成误解。所以,读诗,在不懂的时候,就反复的读,反复揣摩,从可见的意象中不断发掘诗中不可见的部分,将二者联系起来,就还原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把这首诗当作诗人的成名作,也毫不为过,加上诗人这特殊情感,让诗歌更多了几分意义。此诗这样的构思和写法,也算是比较另类的,诗人处理这些实物和记忆材料让人耳目一新,很全面展示了诗才。个人认为这是一首不错的诗,您觉得呢?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评多多成名诗歌《在英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