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睡诗社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图片加载失败

用微信扫码,即可通过手机逛社区

今日头条

[诗评] 评张二棍诗歌《穿墙术》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查看81 | 回复0 | 2023-10-9 20: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阅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评张二棍诗歌《穿墙术》

穿墙术
文/张二棍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
摁着自己的头,往墙上磕
我见过。在县医院
咚,咚,咚
他母亲说,让他磕吧
似乎墙疼了
他就不疼了
似乎疼痛,可以穿墙而过
我不知道他脑袋里装着
什么病。也不知道一面墙
吸纳了多少苦痛
才变得如此苍白
就像那个背过身去的
母亲。后来,她把孩子搂住
仿佛一面颤抖的墙
伸出了手

赏析

今天翻看张二棍的诗集《搬山寄》,读到这首《穿墙术》的时候,为之一振。他在写这些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题材时,一贯的深刻,引人沉思。诗歌在这时仿佛成了苦难的安慰剂,每个读到诗的人都将稀释一部分苦难,如此这样,苦难就穿过了心墙,化解了众生的不幸。这首诗将疼痛二次传导,有残酷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人生就是来渡劫的,不是解救别人,就是被别人解救。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往前走,人间处处会有光亮。下面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感受这墙的特殊。

在没看到正文时,这标题非常有迷惑性,以为要展示特异功能,读罢诗歌正文,却多了些沉重。对于诗歌标题,是值得创作者们下功夫的,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标题,会给诗歌增色不少,关于如何取标题,因诗而异,诗人应当重视。

下面进入正文部分。诗歌一开头就是发问式的句子,一下就把我拉进了诗歌,注意力就跟着一行行文字移动,仿佛要在诗里找到那个答案,才肯罢休。诗歌开头描述孩子摁着头在墙上磕,这触目惊心的文字着实让人揪心。好像这个孩子正在我的面前磕头一样,任何人的本能都是上前制止,诗人也不例外。然而,现实并非想象那般美好。

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场所,也许医生们见怪不怪,病人的家属们见怪不怪,但作为旁观者,总免不了惊愕。在这个场景中,诗人得到孩子母亲的回复是:“让他磕吧”,这是多么的无奈,让人瞬间无所适从。诗人也只好寻找一些文字安放自己的心灵。就有了这几句“似乎墙疼了/他就不疼了/似乎疼痛,可以穿墙而过”,这里就开始和标题对上了。诗人不仅在为孩子找解除疼痛的方法,也是在为自己解除疼痛。但是,没有良药,哪里能根除痛苦。

接着,诗人把重点放在对墙的思考上,这面苍白的墙的,在诗人眼里就像现实的缩影,还不知道有多少脑袋在上面磕过,多少疼痛从墙穿过。在这里,用白墙,将现实吸收进来,仿佛有了魔幻色彩,然而是悲情的,令人痛苦痉挛的。世上的病千奇百怪,光靠一堵墙,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这第一次的疼痛传导,给人一种悲凉的体验,是无可奈何之下的举动,是对现实无力感的缩放。

随即,诗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孩子的母亲,而母亲又是孩子的另一堵墙,承受着巨大的打击,跟那堵墙一样苍白。但是作为母亲,比墙能做的要多得多,那双颤抖的手就是最好的证明,诗人的情绪在孩子母亲的双手上落定,这里是有些许温存的,至少不让现实那么刺眼。到这里,诗歌就停止了,大片的留白,让人久久不得安宁。谁都有束手无策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诗中大概描绘了三堵墙,即苍白真实的墙,母亲温情的墙,以及残酷现实的墙,每一堵墙都展示着力量,疼痛在它们之间传导、消解、再生,就像轮回,人生就是这般苦,俗话说:人间即地狱。面对如何化解人世苦难的命题,诗人选择了诗歌作为代偿,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也是对痛苦的一种解脱,诗歌也是无穷力量的源泉。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上一篇:评王单单诗歌《数人》
下一篇:评马维驹诗歌《我常常端详自己的手掌》
楼主热帖
诗者,格物致知,玩物尚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