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睡诗社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图片加载失败

用微信扫码,即可通过手机逛社区

今日头条

[诗论] 中国新诗百年小结【中】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查看805 | 回复1 | 2019-11-2 16: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阅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自50年代起,到70年代中期,全国报刊杂志上开始出现大量的现实主义诗歌,讴歌新时代,反映翻身后的工农兵生活。他们的创作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上都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并逐渐形成几种表现形态,主要有生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叙事诗,生命抒情诗四种,这四种诗歌表现形态基本反映了建国后近三十年的诗歌风尚。现实生活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工农兵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已成为当时诗歌创作的主要表现内容,而单纯,明朗,华丽,热烈则成了它最突出的艺术特征,该阶段诗歌创作的美学风格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而“颂歌”和“战歌”则构成了这一阶段的主旋律。
1957年1月,臧克家诗人在北京成立专业性文学刊物《诗刊》;与此同时,《星星》诗刊也在成都创刊,二者皆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诗学刊物。
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穆旦【查良铮】臧克家,闻捷,李季,李瑛郭小川,贺敬之,公刘,张志和,流沙河,邵燕祥,蔡其矫,食指昌耀等。
而在宝岛台湾,此时却发展出了另一种不同风格的诗歌。1953年2月,纪弦【路易士】创办的《现代诗》季刊出版,参加该诗刊的还有杨唤林,泠元思,羊令野,郑愁予等人;1954年,蓝星诗社开始组建,由余光中等人成立,代表诗人还有覃子豪,钟鼎文,罗门,蓉子等;1954年10月,洛夫,张默,痖弦等发起创世纪诗社,出版《创世纪》诗刊。1956年,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掀起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新现代主义源自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群,就是在现代主义盛极而衰后,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粹和净化处理。它既是1930年代现代诗的延续,同时也标志着台湾现代诗歌运动的崛起。
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周梦蝶 羊令野 方思 余光中 洛夫 罗门 蓉子 痖弦,林泠,郑愁予 任洪渊,叶维廉 杨牧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大陆又出现大批优秀诗人,他们仿佛刚刚脱壳的凤蝶,发表风格崭新的现代意象诗,形成所谓的朦胧派,朦胧派诗歌由此大盛。朦胧诗是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上文提到,朦胧诗也有一个源头,即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新诗流派诗歌。
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今天》民刊,推出自己和杨炼,顾城,江河,舒婷,严力等朦胧诗人的作品。从此,朦胧诗作为一个流派,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在70年代出现的白洋淀诗群,也属于朦胧诗人群,白洋淀是聚集高官子弟的河北知青点,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七十年代末,在民间朦胧诗派地下自发式发展的同时,官方的《诗刊》、《星星》等诗歌杂志上又出现了一大批写实风格的诗歌作品,逐渐形成了中国新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中国新现实主义以写实主义反映社会现实的歌颂性诗歌作品为主,主要的代表诗人有叶延滨 流沙河 傅天琳 李小雨 韩作荣 张新泉 张学梦 雷抒雁 吉狄马加等。
70年代代表诗人:江河 北岛 芒克 多多 舒婷 刘自立 严力 杨炼 梁小斌 顾城等。
80年代,新边塞诗派诗歌出现。昌耀等以《绿风》【创办地在新疆石河子】诗刊为平台形成“新边塞”诗派, 新边塞诗派诗歌的形成是以《绿风》诗刊为刊载媒介发表诗歌的诗人群不断壮大的结果。新边塞诗派传承中国古代乐府诗精神,以诗歌作品描述新边塞风情,歌颂西部精神为主,其代表人物是昌耀杨牧、周涛、章德益等现代诗人
同在80年代,大学生诗派也出现了,在全国各大学兴起了前所未有的诗潮,其中包括自发组织的民间诗社,学校组织的诗歌团体以及跨校的诗歌文学组织等,为现代诗歌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诗人。这些诗歌团体组织所形成的诗歌流派统称为大学生诗派,一共形成了4个梯队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这4个梯队的具有强大创作力量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多以网络为阵营,风格繁多,语言明快,思想脱颖,诗风多衍生于朦胧诗,主题多为情感经历、生活感悟、社会见闻与反思等。大学生诗人多在学习期间不受专业知识的禁锢,热爱文学、热爱思索与感悟,从而闪现出思想的火花,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与追求。四个梯队如下:
第一梯队是77、78级大学生诗人,有徐敬亚、王小妮、王家新、石光华、丁当、叶延滨、韩东、周伦佑等。
第二梯队是79、80级大学生诗人,如宋琳、于坚、简宁、苏历铭、翟永明、林雪、小君、王寅、陈东东、陆忆敏、骆一禾、海子、普珉、西川等。
第三梯队是81、82、83大学生诗人,如江堤、臧棣、黄灿然、张枣、李元胜等。
第四梯队是84、85、86大学生诗人,如小海、伊沙、中岛、徐江、候马、叶匡政、桑克、戈麦等。
1982年~1986年,第三代/新生代/新世代/后新诗潮在前朦胧诗人之后,又出现一大批更具有现代意识的新生代诗人。
1984年,李亚伟等创立非理性式的反文化的莽汉主义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莽汉主义诗歌,在惯常的文学史、诗歌史中总是以“反传统”、“反文化”的面目出现。莽汉主义显示了一种非理性式的反文化姿态,他们追求生命的原生态,摧毁优美、解构崇高是他们诗歌的心理基点,随意性的口语、放荡不羁的叙述主体、“垮掉的一代”的形象特征,是他们诗歌的鲜明标志。
同年,石光华,宋渠,宋炜和杨远宏等人创立整体主义诗歌流派,主要活动时间在1985-1989年间。石光华、杨远宏集创作和评论于一身,宋渠、宋炜兄弟则专攻写诗,宋氏兄弟共同创作共同署名。整体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存在与整体的联系和生成,只有包括人在内的整体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存在,人也只有超越自身的存在而上升到整体的层次,才是真实的提倡整体主义思想在诗学域中的还原,并强调直接面对整体向存在开放,及对具体生命形态和人类现存生存状态的超越。
同年4月,海上诗派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王寅,孟浪,刘漫流,陈东东等。“海上”的名称,来源于“上海”的被推了过来所暗示的孤独。他们在艺术自释里写道:“有人在海上行走。我们就是”。他们宣称“诗歌出现了,技巧从我们的手中渐渐消失。(我们)都孤独得可怕……躲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写诗,小心翼翼地使用这样一种语言。”
同年7月,北京诗人成立圆明园诗社,形成圆明园诗派,并自办民间诗刊《圆明园》,主要成员有戴杰、雪迪、大仙、刑天、殷龙龙,黑大春、刘国越等,其中刑天、雪迪、大仙和黑大春被称为圆明园四才子。 圆明园诗派的诗人创作风格虽然迥异,但在坚持诗歌本体论这一点上,始终没有动摇。圆明园诗社成立后出版《圆明园》诗刊,《窗口》,《伤口》等,圆明园诗派强调诗人的个性化创作,而且并没有象其他诗派那样明确地建立属于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其中,刑天是第一个在中国提出“打倒北岛”这一重要文学主张的人。
1985年2月,京不特和默默在上海成立撒娇诗社,创办诗刊《撒娇》,胡同和孟浪加盟。
同年春,于坚、韩东、小海、丁当等创办了《他们》诗刊,《他们》创刊并成为第三代诗人崛起的重要标志,成员于坚,韩东则成为第三代的代表诗人,形成了对第三代诗群产生重要影响的他们诗群。他们诗群的代表诗人韩东认为“诗到语言为止”,于坚则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年5月,丑石诗群在福建霞浦诞生,出版《丑石》诗刊,《丑石》诗刊经过不断地发展之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诗群流派,同时也从地方发展到福建以至于全国,成为全国性的民间诗歌刊物,曾被誉为中国五大民间诗报刊之一。2003年,丑石诗歌网成立,形成了规模更大的丑石诗群,出现了汤养宗、谢宜兴、刘伟雄、叶玉琳、伊路等丑石诗群代表诗人。
1986年5月,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又发起非非主义诗歌流派,90年代以后进入“后非非写作”时期。根据写作理念的演进,非非主义又可划分为“前非非写作”和“后非非写作”两个阶段。1986年-1989年为“前非非写作”时期,主要理论标志为反文化、反价值和语言变构,作品一般具有非文化、非崇高、非修辞的特点;1989年以后为 “后非非写作”时期,其写作基点从逃避转向介入,从书本转向现实,从模仿转向创造,从天空转向大地,从阅读大师的作品转向阅读自己的生命——以血的浓度检验诗的纯度;以《红色写作》、《拒绝的姿态》、《宣布西方话语中心价值尺度无效》、《高扬非非主义精神,继续非非》以及《体制外写作:命名与正名》等五篇文章为主要理论文献,全力倡导“大拒绝、大介入,深入骨头与制度”的体制外写作,在绝不降低艺术标准的前提下,更强调作品的真实性、见证性和文献价值。
1987年,严力在纽约创立一行诗社, 并出版诗刊《一行》,任主编。
80年代,神性写作成为以绝对精神为创作原则所形成的一类诗歌,其代表诗人有海子,骆一禾,戈麦等。什么是“神性诗学”?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总称,应该是指一切有关神性写作、流派和问题的综合。蝼冢则认为其诗意的本质是一种宇宙真理,诗的理想就是最大程度和范围内表现这种真理的存在。无论是诗的架构还是诗的内容,形式是宇宙规律的再现,内容是哲学和宗教统一于最高的诗艺-——绝对宇宙精神,绝对宇宙真理。因此,诗意也是永恒的。
1987年,湖南诗人江堤,彭国梁,陈惠芳发起“新乡土诗派运动”,坚守“传承民族血脉,重塑精神家园”的宗旨,提倡“坚实、简约”的风格,围绕“两栖人”和“精神家园”主题创作具有乡土特色和时代印痕的新诗作品,并出编了《世纪末的田园》等刊物,形成新乡土诗派诗歌。“两栖人”是指“暂居”城市的农民子孙,他们的父辈祖辈仍生活在乡村;“精神家园”是指永恒的人性家园,是现在时态的人类依据自己的生命需求构筑出的一种精神模型,是以“两栖人”为代表的精神处于悬置状态的现代人类,对朴素、清贫、真诚、善良的美德的回溯。因此,新乡土诗派诗人往往具有批判意识,其独具的精神基因和艺术追求,形成了比较鲜明的流派风格。主要成员有吴新宇(吴昕孺)、姚振函、指纹、庄宗伟、吕宗林、宫哲、唐朝晖、匡国泰、胡述斌等。
1987年,西川,陈东东,欧阳江河等又提出“知识分子写作”的写作概念,代表诗人有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家新等。知识分子写作者自称自己是“穴居动物”和“词语造成的亡灵”,他们对身处的时代环境和诗人的命运有了清醒的认识,放弃各种意识形态幻觉,回归诗歌做诗人身份清理。
其中“穴居动物”是生存和写作状态的一种自况式隐喻,即真正的作家是“穴居动物”,而不是“到处发表看法”的人,我们应该抵抗这个时代的诱惑。1989年之后,诗人们突然发现,宏伟的叙事,意识形态庞然大物轰然倒塌,诗人们必须远离这个以往的栖息之地,寻找新的家园,但茫然回顾,汹涌的商业大潮已把他们抛到社会边缘,无人问津。一无所有的诗人们发现自己的写作面对的只有词语,于是词语成了他们自我精神飞跃的最后一块领地,也是他们拒绝社会的唯一屏障。于是“我们是一群词语造成的亡灵”这句话就锁定了诗人们的命运。
欧阳江河说:“我们这代诗人的一个基本使命就是结束群众写作和政治写作这两个神话,它们都是青春期写作的遗传。”他们质疑诗人的“普遍性话语”代言人和“表演性质的地下诗人”这两种身份。因为它们既不能帮助我们在创作中获得历史感,又不能帮助我们获得真正有力量的现实感,因此建议诗人放弃这两种身份。他们要求诗歌要向世界敞开,要有秩序【即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称】,要寻找内心隐秘的对话者,
1988年,陈东东,张真,老木,西川,贝岭等在北京创立《倾向》诗刊。同年12月中国首份女性诗歌刊物《女子诗报》在四川西昌诞生,主编是晓音。
80年代代表诗人(上)
周伦佑 于坚 翟永明 王小妮 欧阳江河 廖亦武 孙文波 吕德安 韩东 骆一禾等
80年代代表诗人(下)
孟浪 陆忆敏 陈东东 万夏 杨黎 张枣 李亚伟 西川 海子 小海等。
1991年春,芒克,唐晓渡,孟浪,默默等在北京创立《现代汉诗》诗刊;1993年3月,诗阳通过电脑互联网大量创作发表诗歌,成为第一位网络诗人,网络诗歌由此诞生;1994年底,陶春等创立诗歌民刊《存在诗刊》,发表70后诗人部分作品;1995年,《橄榄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网络诗刊,诗阳担任主编,后有马兰,鲁鸣,祥子,京不特,桑克等加盟。
1996年,诗歌民刊《终点》创刊,范倍担任主编;同年,“70 后”诗歌群体出现,它源于90年代中后叶开始出现的一大批70年代出生的诗人,70后概念最早源于民刊《黑蓝》。1998年5月,周瓒,穆青,翟永明等在北京成立女性诗歌刊物《翼》;1999年,《界限》网络诗刊成立,创办人包括李元胜等。
在整个90年代:1,中年写作:中年写作概念开始建立起来,概念原提出者是肖开愚,后得到欧阳江河等的理论支持;2,个人写作: 90年代诗坛出现以个人写作为特征的诗歌创作立场,代表诗人有王家新等;3,信息主义:诗阳等提出以信息论为基础的信息主义诗歌理论,代表诗人有诗阳,九歌,诺然,克莱尔等;4,民间写作:诗坛出现强调叙述的客观化并注重语言口语化的诗人,代表人物有伊沙,徐江,侯马等;5,第三条道路写作:莫非,树才,谯达摩等提出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外的写作概念;6,中间代:诗坛出现一批60年代出生的没有参加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以独立写作和本真写作为原则的诗人,形成中间代。
90年代代表诗人(上)
诗阳 李元胜 马永波 臧棣 树才 伊沙 余怒 吴晨骏 戈麦 蓝蓝 桑克 西渡 杨键 徐江 安琪等
90年代代表诗人(下)
孙磊 木朵 康城 朵渔 胡续冬 巫昂 范想 廖伟棠 沈浩波 吕叶 马兰 庞培 宋非 杨小滨 章平等

上一篇:中国新诗百年小结【上】
下一篇:中国古代十大诗人
楼主热帖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为草根诗人发声,弘扬诗歌之精神(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我们删除)
读睡诗社机构认证 | 2019-11-2 18: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感谢分享好文!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为草根诗人发声,弘扬诗歌之精神(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我们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