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睡诗社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图片加载失败

用微信扫码,即可通过手机逛社区

今日头条

[宋代诗人] 陈师道《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赏析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查看1548 | 回复0 | 2020-3-15 15: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阅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陈师道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词句注释

①黄楼:元丰年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于徐州城东门,称为黄楼。负山居士:陈师道的友人张仲连的号。
②林庐:林中房舍。
③岁将穷:指年底,岁暮。
④明:明亮。
⑤进:指风吹进。
⑥鸟度醉吟中:是说诗人正在吟咏,鸟雀一瞥即掠过。“度”通“渡”。
⑦山阴兴:《世说新语》载,一天下大雪,王子猷偶忆戴逵,便乘舟去访。舟行一晚,至戴家,王子猷不进门,呼船回去。人们问他原因,他说:“我本是乘兴而来,如今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参考译文

登上黄楼,我纵目远眺,林中房舍已无炊烟缭绕,年终岁暮一场大雪,把城郭打扮得分外妖娆!夕阳的金辉透过薄薄的云层,照在松枝积雪上明光闪耀,忽然间,呼呼晚风吹来,溪水波光闪,青山响松涛,眼前恰如一幅《冬天雪景图》。行进在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又有一群飞鸟展翅归来,不由我诗兴大发呵,为眼前的美景所倾倒。想当年王徽之雪夜访戴逵,船到剡溪,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调转船头不去把戴逵寻找。而今我却希望呵,观赏山阴之兴不尽,使我长忆张仲连,在这天赐的秀山丽水里任逍遥!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带领民众成功地抵御洪水,事后建造“黄楼”以作纪念。当时曾广泛征求赋铭,陈师道呈上《黄楼铭》,颇得苏轼欣赏。元祜二年(1087),由苏轼等人举荐,陈师道任徐州州学教授。次年一个雪天,陈师道登上黄楼,因思念朋友张仲连,写下这首诗寄给他,表现出冲淡旷达、潇洒不群的真淳本性。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登高怀人之作,前六句写雪后黄楼,后两句寄负山居士。雪后明丽之景,诗人冲淡之怀,如在目前。严寒的天气、思友不得相见的处境,两种因素合存一起,极易引发愁肠苦绪,诗人却以洒脱的情怀来欣赏雪景的特立高洁之美,以恬淡闲适的精神为自然界增添意趣。

首二句描绘了一幅雪后黄昏空明澄净的图画。林中屋舍已无炊烟缭绕,可知是向晚时分,正因为烟雾散净,所以林间茅庐历历在目,极目远眺,有一种广漠荒寒之感。这一切,加上城垣上的积雪,预示一年将尽。这两句表面上来是寻常写景,然而颇切合雪后登楼的情景。此二句,如同唐代祖咏的名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颔联的写景更表现出陈师道烹字炼句的功力。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显得格外明亮;溪水纵横的山间吹进晚风,又带来了阵阵寒意。这一联一字一意,绝无冗赘之语。“日”并非普通的日,而是“云日”,这就将雪后薄云遮日的景象表现了出来;“雪”是“松雪”,描绘出一幅青白交映的松雪图;“山”为“溪山”,“风”是“晚风”,都力图用最简炼的字句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意象。这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中间以诗眼“明”“进”维系,整个画面便动了起来,好像都变活了,令人如见雪景,如闻风声。

颈联也是写登楼所见,然而“醉吟中”三字归到诗人自己,人和景物融合在一起。此联下语平淡,明白如话,然而对仗工稳,虽不像前一联那样颇见锻炼之工,然而意趣横生,诗人放达的高情逸兴已跃然纸上。李白《清溪》诗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是为陈师道此联所本。但李诗本写山水之秀美,以明镜状水,屏风状山;而陈诗乃写登楼所见之冬景,故易“明镜”为“图画”,变“屏风”为“醉吟”。虽不及李诗之清丽秀婉,然亦另有新意。尤其是“鸟度醉吟中”,似乎鸟之飞来亦属有意入诗,平添了一种奇趣。有此—句,则不止于静态的描状,不只是置身于景物之外,而且物我交融,互为映衬。雪地里的行人,空中的飞鸟,城楼上的诗人,都被置于同一个画框之中,与林庐低烟、松枝积雪、溪山晚风一起,共同构成一幅层次颇为丰富的岁暮雪景图。

尾联用晋人王子猷事,表明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据《晋书》,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夜雪初霁,忽然忆及住在剡溪的朋友戴逵,就乘小船前去看他,隔夜才到了剡溪,但又不去登门拜访故友,却返舟回去,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个雪夜访戴的故事历来为诗人墨客广泛称引,用来表现高人雅士的逸兴。陈师道在这里更深一层发掘其意义,意指王徽之因访戴逵而起访问之兴,兴尽之后,忆戴逵的念头亦平息。而诗人宁可不去拜访张仲连,使自己兴不尽,这样就可长忆友人。此二句,既可见诗人冲淡的情怀,又可见其友情的诚笃,把这个用滥了的典故翻出了新意。而且这里既契合雪后的环境,又切合寄友的诗题,可见陈师道用典的精密。

全诗结构谨严,写景则精微细腻,写情则深远绵邈。前六句的景带有情,从而使后两句怀人之情更显得冲淡闲远。清代王士稹论诗标举神韵,所以不喜欢江西诗派的诗,但唯独对此诗赞不绝口,这是因为本诗虽然在艺术手法上是典型的江西诗派家数,但在感情的流露及景观的表现上却神韵天然,清新淡泊。

名家点评

《诗林广记》评曰:“‘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二句尤妙。余尝独步山巅水涯,积雪初霁,云敛日明。遥望松林,徘徊溪桥,踏月而归,始知此两句如善画。作诗之妙,至此神矣。”

谢叠山评曰:“末句意思尤妙,盖相见则意惬,意惬则不复忆之矣。王徽之之不见戴逵而返,乃天留此相思之情于无穷也。”

方回《瀛奎律髓》评曰:“‘明’字、‘进’字皆诗眼。”

来自群组: 读睡诗社

上一篇:李清照,醉了宋词的女人!
下一篇:沈括《雁荡山》赏析
楼主热帖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为草根诗人发声,弘扬诗歌之精神(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我们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