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睡诗社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图片加载失败

用微信扫码,即可通过手机逛社区

今日头条

[诗评] 又黄又昏,评余秀华诗歌《黄昏》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查看213 | 回复0 | 2023-7-9 23: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阅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黄昏
文/余秀华

细雨落在他白色的伞上
黄昏落到他白T恤上,落到他皮肤上
他在读一个女诗人的诗《黄昏》
黄金般的声音渗出薄雾般的暮色

远方的女人在窗口看乌鸦飞过
她的掌心在疼。一个名字还是不能握得太紧
不然她的掌纹会被划得
更加错综复杂
喝醉了,她还在看着他
院子里的金银花都变黄了
——他怎么可以把一个人的黄昏
当成矿场呢

她还是想再试一次:从黄昏里取出一个黎明
从黄连里取出一个苹果
从白发里取出一个少女
站到他面前

赏析

作为一个诗歌读者,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审美力。诗歌不同于散文小说,把情感压缩在极简短的文字内,需要读者充分地想象和联想,将这些跳跃的情绪从字里行间抠出来,串联起来,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意思。诗歌提供的是一种情绪价值,若能和读者产生共鸣,是诗歌的荣幸。写诗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越强,那么情感的表达越透彻,真情流露于文字之上,读者是能看见的。《黄昏》这首诗反复读过,越读越有味道,一起来体会下吧。

第一节,精于意境的营造,黄昏像雨一样落下,落在那个读她写的诗歌《黄昏》的人身上,诗人用现在时书写将来进行时,将两种时态交织在一起,实属少见,别有风味。而且暮色从读诗人黄金般的声音里渗出,听觉和视觉的通感,增强了文字的艺术效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意境的营造可以说是现代诗的第一要件,这是诗人们需要苦心训练的。

第二节,开头运用透视的效果写“远方的女人在窗口看乌鸦飞过”,诗人从旁观者的视角看自己,自比远方的女人,百无聊赖地观看乌鸦,情感又无从寄托,显得十分寂寞。接下来的描写既有趣味性,又诗意迸发。比如掌心疼,是因为握一个名字太紧,掌纹会被划破,会变得错综复杂,通过手掌的疼暗示着心疼,情感的错综复杂,颇具隐喻意味。

面对失意,诗人的伤痛只好借酒来消掉,一边喝,一边又幻想那个他。诗人变得迷糊起来,把金银花的白和黄统一起来,形成黄昏的幻象。诗人又写到“他怎么可以把一个人的黄昏
/当成矿场呢”,之前写到他在读《黄昏》这首诗,现在又把诗人的黄昏被他当作矿场,意思是他要开采诗人吗?还是说,他在诗人的黄昏里发现了宝藏?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第三节,诗人继续用第三人称代指,似乎有意要隐藏什么,还是显得更加神秘些。这里说到“想再试一次”三个从字句的铺排,好像一气呵成,一吐为快,形成一股气势,仿佛在自我激发着勇气,不过从语言到行动的落实是两回事,很多时候因为某些阻力而言行不一致。此处也许只能算是自嗨之词。敢于大胆的表露给读者,也算是一个性情中人,诗人酒后吐真言,已经毫无顾忌了。

诗人一再想碰触爱情这个东西,可见诗人是一个多情之人,所有的情感都在诗里开花结果,但现实一地鸡毛,只有真心爱过的人才懂,在此还想说一句,诗人的勇气可嘉!

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关注诗者格命草,下期诗评见!


上一篇:以感觉写感觉,浅评波德莱尔诗歌《感应》
下一篇:不纠结的人生才是好人生,评余秀华诗《这样就很好》
楼主热帖
诗者,格物致知,玩物尚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