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睡诗社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图片加载失败

用微信扫码,即可通过手机逛社区

今日头条

[诗评] 以诗论诗,“屎尿诗”鼻祖伊沙成名作《车过黄河》赛过...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查看188 | 回复0 | 2023-5-12 16: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阅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诗论诗,“屎尿诗”鼻祖伊沙成名作《车过黄河》赛过贾浅浅的“坑”

车过黄河
文/伊沙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象个伟人
至少象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1988年

赏析

解读这首诗,我们先认识一下诗人,伊沙,原名吴文健,1966年5月19日生于四川成都,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陕西西安,任教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诗人于1988年写的《车过黄河》,当时不过22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年轻大胆、前卫、个性张扬、孤傲等等,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一颗年轻的心。加上诗人敏感、爱幻想的特性,让文字变得鲜活有个性。

一首写于旅途中的诗,一颗漂泊不定的心此时与黄河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这是一个瞬间动作,面对母亲黄河,诗人刚好在小便,好巧不巧,不免让人觉得尴尬,然而这又是不在意料之中的,或许诗人在解手,突然抬头,发现列车正在经过黄河。在文中形成一种矛盾心理,一边是黄河母亲,一边是人之急,显得非常突兀,让这一时刻充满戏剧张力,读者可能产生一种诗人大不敬的想法。

诗人也在反思“我知道这不该”,诗人所思考的正是大众心理所期望的,诗人瞬间进入幻想,面对黄河该如何做,才算是“正常”,从文本来看,诗人并非如此,而是回归自我,将个体的生理需求放在第一位,拿到现在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然而,在大众视野里,那样一个时代,伦理道德有着显著的作用,和现在形成非常鲜明的差异,无论从谈吐、穿着打扮,还是思想观念,或许那个年代的人更容易把人神圣化,即使是伟人、诗人、哲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生理上的需求,这些再正常不过。特殊的历史背景,形成特殊的思维方式,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性,这是无法逾越的。年轻的诗人深知这一切,依然选择跳脱出来,在大环境之下,在变革,要革新,要有所突破,必定要先解放思想,因为思想决定言行。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更直截了当的表明立场,诗人也是人,不能被条条框框束缚,挣脱牢笼和枷锁,诗人是自由的象征,此时的诗人非常之清醒,体现出不被世俗,不被道理绑架的决心。这也正是每个人需要学习的地方。

“只一泡尿工人/黄河已经远去”,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滚滚而去,任何人无法阻挡,时间的消逝非常之快,让人来不及回望,只能遐想。面对此种情形,诗人的心也跟着远去,只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思。不免吟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整首诗的情绪起伏变化非常明显,如果要分节的话,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象个伟人
至少象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一首好诗,决不是混乱不堪,胡乱堆砌文字,更不是意象的泛滥。一首诗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的好坏,只有结构基础牢固,才有利于添砖加瓦,枝繁叶茂。

最后,不比谁尿得更久,尿得更远,尿的坑更大,只以诗论诗。大家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分享交流。


上一篇:别有洞天,贾浅浅诗歌《树》确实不同于“屎尿诗”
下一篇:评读余秀华诗歌《深夜有寄》叹爱而不得,日思夜想
楼主热帖
诗者,格物致知,玩物尚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